...病及性病专科临床治疗服务;及支援传
染病的策略发展。
旁白 : 「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为疾病监测和控制、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的工作提供化验诊断服务;提供有关微生物学及病毒学的
2
公众健康咨询服务;及为爆发事故的调查工作提供化验支持。该处并推行质素保证计划,以期不断提高香港化验室的水平。其
作为鉴定实验室,亦提供确定诊断服务,及为化验人员提供技术转移/培训的安排。该处并与本港及国际伙伴就疾病监测及感
染控制标准互相合作,促进信息交流。
旁白 : 「项目管理及专业发展处」,负责...
发行日期: 2015-11-23
...申报机制。若深港两地均需要旅客作出健康申报,旅客可以用新设计的「健康申报表」,只须填写一次,便可向香港及深圳当局申报其健康状况,加快检疫程序;
* 完善病人返回原居地就医的移送机制;
* 合作开展医学媒介监察与检测的技术研究;
* 加强深圳湾口岸医学媒介监测工作的沟通与合作。
完
二00八年一月十五日〈星期二〉...
发行日期: 2008-01-15
...;生防护中心相关的有关传染病的应用科学研究项目;及 支援及统筹为区议会和民政事务处提供的健康建议及推行的联络活动。 辖下单位: 应急准备及地区关系科 紧急应变及演习科 项目管理及疫苗计划科 行政事务科 ...
发行日期: 2023-08-02
...主要合作伙伴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
香港糖尿联会
支持机构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香港眼科医学院(只备英文版)
教育局
健康城市计划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建设健康九龙城协会有限公司
中西区区议会中西区健康城市督导委员会
湾仔区议会属下食物及环境卫生委员会
离岛区议会旅游渔农及环境卫生委员会离岛区健康城市工作小组
葵青安全社区及健康城市协会
观塘健康城市督导委员会
北区区议会健康城市工作小组
西贡区议会社会服务及健康安全城市委员会
深水埗区议会健康...
发行日期: 2016-05-23
...核心合作伙伴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渔农自然护理署
发展局(工务科)
教育局
食物环境卫生署
民政事务总署
房屋署
地政总署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
支持机构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建设健康九龙城协会有限公司
中西区区议会中西区健康城市督导委员会
东区健康城市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 (只备英文版)
香港社会医学学院 (只备英文版)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
香港内科医学院 (只备英文版)
香港西医工会 (只备英文版)
港九药房总商会有限公司
医院管理局
离岛区议会旅游渔农及环境卫生委员会离岛区健康城市工作小组
葵青安全社区及健康...
发行日期: 2014-04-03
...主要合作伙伴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香港家庭医学学院 (只备英文版)
香港精神科医学院
香港心理学会
香港心理卫生会
支持机构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政府中学校长协会
香港明爱
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
教育局
安老事务委员会
平等机会委员会
扶康会
健康城市计划 (依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建设健康九龙城协会有限公司
中西区区议会中西区健康城市督导委员会
湾仔区议会属下食物及环境卫生委员会
离岛区议会旅游渔农及环境卫生委员会离岛健康城市及长者友善社区工作小组
葵青安全社区及健康城市协会
观塘健康...
发行日期: 2017-04-07
...会合办。
计划旨在透过政府、医生、从事促进运动的机构及社区团体的通力合作,向大众推广运动。
中国香港体适能总会有限公司及其他专业团体亦为课程的内容及实行,提供相关的协助。
今日的活动是第二届训练课程之一,目的是鼓励更多医生向病者提供运动处方,以预防疾病及促进健康。
超过100多名医生已参加了第一届的证书课程,第二届则有超过110名医生报名参加。
她说:「医生普遍深得市民信任,可透过他们的互信关系,方便、可靠及有效地向市民提供建议、支援与鼓励,推动市民参与更多运动。」
「医护人员亦可跟进他们的运动模式,并于复诊时继续提供指导。」
参与...
发行日期: 2006-06-25
...卫生署举办男士健康网站设计比赛...
发行日期: 2006-10-16
...主任:苏佩嫦 医生 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预防医学硕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社会医学)香港社会医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科院士 主要工作范畴: 与包括「健康城市」计划在内的社区伙伴合作,发展和进行健康促进活动,并执行与健康促进有关的社区联络工作; 在健康促进方面进行研究和建构能力; 与社区团体合作筹划、推行和评估健康促进计划; 与本地及海外机构合作,加强健康促进的成效。 辖下单位: 传染病及风险传达科 社区联络科 精神健康促进科 预防非传染病科(一) 预防非传染病科(二) 研究及能力提升科 ...
发行日期: 2024-11-11
...中处方多种作用相类似的药物。
4)医生时刻应根据获医学界认可的标准,按个别病人的需要厘定药物剂量。
5)如向另一名医生求诊,应带备正服用的药物,让接手治理的医生了解药物可能引致的并发症或严重的药物交互作用。
6)为了令病人得到更佳保障,公私营医疗机构的病人资料库应该互通。病人应可 24 小时查阅他们的诊断及治疗资料,而且获授权的医护人员在得到病人或其监护人的同意下,亦应可查阅有关资料。
病理监测建议
──────
1)当局应设立监测系统,针对所有 50 岁以下一向健康人士因不明原因但却有传染病特征引致死亡或重病住院的个案,以便监测因传染病所致,但未能解释的死亡或重病个案。
2)由于...
发行日期: 2008-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