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护中心的成立及初期运作经费。
「这个新成立的公众健康机构刚于四个月前,即六月开始运作,但已增强了香港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的能力。」
他说卫生防护中心拥有高度专业及专心致志的人才,全心投入工作,务求令卫生防护中心成为卓越的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
中心的架构是建基于与各界鼎力合作的模式,以保障市民健康。
周一岳医生说:「卫生防护中心设有中央科学顾问委员会及七个科学委员会,汇聚本地及国际人才的专业知识、专长及智慧,帮助我们制订策略及计划,应付传染病及各项影响香港公众健康的风险因素。」
周医生表示卫生防护中心采取以人口为基础、跨界别的方法,处理威胁公众健康的事宜。中心致力联同其他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社区...
发行日期: 2004-10-27
...病及性病专科临床治疗服务;及支援传
染病的策略发展。
旁白 : 「公共卫生化验服务处」,为疾病监测和控制、健康促进及疾病预防的工作提供化验诊断服务;提供有关微生物学及病毒学的
2
公众健康咨询服务;及为爆发事故的调查工作提供化验支持。该处并推行质素保证计划,以期不断提高香港化验室的水平。其
作为鉴定实验室,亦提供确定诊断服务,及为化验人员提供技术转移/培训的安排。该处并与本港及国际伙伴就疾病监测及感
染控制标准互相合作,促进信息交流。
旁白 : 「项目管理及专业发展处」,负责...
发行日期: 2015-11-23
...省人员亦参观防护中心的感染控制处及紧急应变及资讯处,了解有关处理医院疫情爆发事故及大规模流行性感冒疾病的程序。
梁栢贤说:「在全球有可能出现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下, 这项培训计划的逐步开展是有必要及适时的安排。」
「我们亦已派遣两名香港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人员前往广东省卫生厅辖下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习,汲取这紧密伙伴在防治传染病方面的经验。」
完
二00五年七月二十三日(星期六)...
发行日期: 2005-07-23
...护中心设计的组织架构,正建基于一个滙聚各界力量加强卫生防护的理念。
杨永强说:「在国际层面,卫生防护中心会进一步加强卫生署多年来与世界各地医护机构所建立的联系和网络,也会致力与那些有意与中心订定更具体协作安排的海外机构签订合作备忘录。」
「在本地层面,卫生防护中心会发展一支具备多种技能的队伍,吸纳政府内外不同部门和机构内拥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员。同时,中心也会汇聚不同界别和专业的专才一起订定卫生防护计划,以消除足以对市民健康构成威胁的各种因素。」
「传染病资讯系统会是防护中心下一个重要的发展项目,我们会寻求拨款,设立...
发行日期: 2004-05-07
...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沙士」)危机提醒全球的健康卫生当局,必须加强公共健康的架构及促进国际间的紧密合作,以防御传染病。
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栢贤医生昨日(瑞典时间,九月二十七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欧洲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开幕礼致辞时,作出上述表示。
梁医生表示:「医护界专业人士必须巩固实力,制定迅速及全面的反应,因为传染病及新出现的疾病随时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向人类宣战。」
他说:「欧洲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的成立,正好显示欧洲议会理事会致力保护及促进欧洲联盟各国市民健康,及领导公众战胜这场战争的决心。」
梁医生说香港亦正不遗余力,努力...
发行日期: 2004-09-28
...演练」成功举行,将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合作。
(3) 有关爱滋病、流感和登革热的科研合作进展满意,亦支持把研究结果撰写专题报告于科学杂志刊登。
(4) 以往举行过的培训项目,包括疾病监测和爆发调查,现场流行病学应急管理、实验室检验和管理、感染控制管理及公关和媒体应对训练等,三地代表同意非常实用,应继续进行,并考虑开展其他类型的新培训项目,例如传染病救治培训,数学模型应用,地理空间分析系统应用和病媒控制训练等。
香港的代表也向三地专家介绍在医院管理局辖下医院进行的研究项目,包括「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洁手为先计划」和「抗生素导向计划」,分享经验。 在两天的程序中,专家...
发行日期: 2007-07-27
...;生署。 非诊所场地疫苗接种活动通知书 (由「疫苗资助计划(外展)」的医生提交) 主办单位应需妥善保存疫苗接种活动的参加者名单及接种记录,以及于外展疫苗接种活动后七日内,向卫生署提交已填妥及签署的接种记录报告(接种日)。 非诊所场地疫苗接种活动- 接种记录报告(由「疫苗资助计划(外展)」的医生提交) 查询 项目管理及疫苗计划科 电话:2125 2125 传真:2713 9576 电邮:vacs@dh.gov.hk 办公时间:星期一至五上午 9 时至下午 5 时 30 分,星期六、日及公众假期休息...
发行日期: 2025-09-08
...局监测各种行为风险因素的趋势和及早识别重要的健康问题,并且制定促进健康的策略,及评估现行的促进健康计划的成效。」
她说:「监测系统是透过每年一至两次的电话调查取得资料,首次调查已于2004年10月进行,期后的调查将每隔6至12个月进行一次。」
「在每次的调查中,会有最少2000位年龄由18至64岁的人士获随机抽选,接受有关健康生活模式和行为的电话访问。」
首次调查搜集了多项行为风险因素的统计资料,其中包括体重、运动量、食用水果和蔬菜等的饮食习惯、吸烟及曾否接受子宫颈细胞检验等。
曾医生表示:「调查的结果确认了推广健康活动的重要性,而卫生署会继续与其他机构合作,致力在各范畴推行促进健康和预防非传染病的计划,并推动市民积极参与,加强保障公众...
发行日期: 2005-07-15
...人提醒旅客在旅游前、后或在旅途中,留意以下事项:
* 与卫生人员合作,完成出入境程序及检疫措施。
* 如有不适,特别是发烧,应立即通知领队及酒店人员及领队,并尽快求诊。
* 返回原居地后十四天内怀疑染上传染病如有染病征状,立即就医,并告诉医生有关的旅游记录。
发言人说,市民旅客无论何时何地都应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以预防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市民旅客应采取以下措施:
* 保持双手清洁,经常用梘液洗手,特别尤其是在饮食或触摸眼睛、鼻子和口部之前。如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掩盖口鼻。,并将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的纸巾应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然后要彻底洗手。
* 避免与活禽鸟接触,特别是小童。在如...
发行日期: 2004-09-28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社会医学顾问医生曾浩辉今日(一月二十六日)回顾香港二零零四年的传染病情况时表示,过去一年是卫生防护中心重要的一年,期间防护中心一直积极监察及控制传染病的爆发,保障香港的公众健康。
鉴于自二零零四年一月以来,越南及泰国曾三次爆发禽流感,引发51宗人类感染禽流感个案,夺走37条人命,为了提升香港监察传染病系统的警觉性,去年甲型流感(H5、H7及H9)开始纳入为香港法定呈报的传染病。
曾医生说,虽然本港现时已做足流感应变计划戒备级别下的预防措施,但一旦禽流感能有效经人传人传播时,会实施更多应变措施。
他说:「直至二零零五年年中,卫生...
发行日期: 2005-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