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会额外收费,亦有一些医生不会收费。 18 岁或以上的接种者必须登记医健通 怎样安排外展疫苗接种活动? 安排外展疫苗接种活动的机构及社区团体(主办单位)必须注意疫苗接种乃属医疗程序。主办单位及负责医生必须考虑安全及责任问题,例如接种程序、疫苗储存、冷冻链管理、感染控制措施和医疗废物处理等,以确保外展疫苗接种活动的安全和质素。此外,主办单位不应与医生/医疗机构或参与活动人士有任何不恰当的金钱(或利益)交易。 主办单位须选择已登记参与「疫苗资助计划(外展)」的医生并与其商讨有关活动安排。「疫苗资助计划(外展)」的医生名单可于网站查阅。 举办外展疫苗接种活动的主办单位应于疫苗接种活动最少七日前通知卫...
发行日期: 2025-09-08
...湾文娱中心剧院讲者:由卫生署医生主讲*(卫生防护中心总监梁栢贤医生将出席六月六日首场讲座及交流会)语言:粤语内容:- 介绍「流感大流行」三级应变计划- 介绍及派发防备「流感大流行」锦囊- 意见交流 费用:全免索取门票方法 :有兴趣者可连同回邮信封(贴上HK$1.4邮票)寄往或于办公时间内亲临以下地址:卫生署社区联络部九龙亚皆老街147C卫生防护中心3楼370室(信封面请注明索取「防备流感大流行公众讲座及交流会」门票及所选择之门票日期,并写上日间联络电话)注:每人只限索取门票2张,先到先得,派完即止;亲临...
发行日期: 2005-05-18
...
在非诊所范围提供「流感疫苗资助计划」防疫注射应注意事项
筹办地区健康促进活动参考资料--致社区团体/地区人士
给学前教育机构的信
日期
主题
2008年10月16日
流感疫苗资助计划
...
发行日期: 2008-11-20
...重复检验及因纸本纪录而有机会出现的错误 医健通与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的详情包括疫苗类型、名称、接种日期和地点,连同其他属于可互通资料范围内的疫苗纪录,将会记录于卫生署提供的电脑系统。 已登记医健通的市民可透过「医健通eHealth」流动应用程式查阅新冠疫苗纪录。如医护机构已取得医健通有关用户的互通同意,亦可阅览其新冠疫苗纪录。 疫苗纪录是市民整体健康纪录的重要部分,医健通提供了一个安全及终身的电子平台以储存和互通这些纪录供日后使用,包括医疗和社区用途。因此,政府鼓励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参加医健通。登记医健通全属自愿及费用全免。 医健通与新冠疫苗纪录的常见问题 对于想要接种新冠疫苗的市民,他们...
发行日期: 2024-11-07
...间就计划的成效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在计划完成后,这些屋邨的楼梯使用率增加了百分之二十。
她说:「鉴于计划有成果,我们打算将计划推广至更多屋邨。我们亦会鼓励社区团体积极推广多行楼梯的讯息并度身订造切合自己情况的推广计划。为此,我们特别制作了一份资料套(内附行楼梯运动筹办锦囊)及网页,以供他们参考。」
她又说:「除此以外,我们亦正研究把计划推广至其他公众场所,例如图书馆及体育中心等等。我们希望行楼梯计划可鼓励更多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多做运动。我们深信,能令市民轻轻松松活出健康生活是促进活跃生活方式的不二之法。」
市民如欲查询有关行楼梯的健康资料,可致电卫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组热线2833 0111,公众...
发行日期: 2004-11-25
...卫生防护中心的成立及初期运作经费。
「这个新成立的公众健康机构刚于四个月前,即六月开始运作,但已增强了香港预防及控制传染病的能力。」
他说卫生防护中心拥有高度专业及专心致志的人才,全心投入工作,务求令卫生防护中心成为卓越的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
中心的架构是建基于与各界鼎力合作的模式,以保障市民健康。
周一岳医生说:「卫生防护中心设有中央科学顾问委员会及七个科学委员会,汇聚本地及国际人才的专业知识、专长及智慧,帮助我们制订策略及计划,应付传染病及各项影响香港公众健康的风险因素。」
周医生表示卫生防护中心采取以人口为基础、跨界别的方法,处理威胁公众健康的事宜。中心致力联同其他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社区...
发行日期: 2004-10-27
...主任:苏佩嫦 医生 香港中文大学内外全科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预防医学硕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社会医学)香港社会医学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内科医学院公共卫生科院士 主要工作范畴: 与包括「健康城市」计划在内的社区伙伴合作,发展和进行健康促进活动,并执行与健康促进有关的社区联络工作; 在健康促进方面进行研究和建构能力; 与社区团体合作筹划、推行和评估健康促进计划; 与本地及海外机构合作,加强健康促进的成效。 辖下单位: 传染病及风险传达科 社区联络科 精神健康促进科 预防非传染病科(一) 预防非传染病科(二) 研究及能力提升科 ...
发行日期: 2024-11-11
...://www.cheu.gov.hk * 24小时健康教育热线2833 0111 * 可在卫生防护中心网页下载「防备流感大流行锦囊」 * 政府公布的配合措施
程医生表示卫生署会继续透过不同渠道,加强对公众的卫生教育。
署方除了利用现有的宣传渠道,包括制作单张、海报、电视及电台宣传短片及声带、展览、接受报章杂志的访问及撰写特稿外,现正筹划在繁忙地点派发宣传物品,及于公共交通工具上播放宣传短片,并于社区为学校及市民安排一连串的讲座,以进一步加强宣传。 她提醒市民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基本方法,人人均可轻易做到,但绝对不容忽略。 她说...
发行日期: 2005-10-26
...的人士。但一些居住在社区,于病征出现前的一年内并未曾留医、入住院舍或接受医疗程序的人士,亦会出现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感染,这些感染称为「社区型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感染。 病征 社区型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一般引致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脓疱、脓疮、脓肿或伤口感染。感染部位会出现红肿、触痛或流脓。严重者可引致败血病、肺炎或坏死性筋膜炎等。 传播途径 社区型耐药性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主要透过直接接触伤口、分泌物和受污染表面而传播。其他高危因素包括亲密接触、皮肤损伤、接触受污染物品、个人卫生欠佳和居住于挤逼的环境等。 治理方法 如出...
发行日期: 2024-10-16
...身体不适时应该求医。
只有不足四成的受访者知道抗菌素耐药性不只会影响经常使用抗生素的人;及对抗生素具抗药性的细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加上超过一半受访者认为自己能为阻止抗菌素耐药性而做的事并不多,这都反映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抗菌素耐药性只是「他人的问题 」,故应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抗菌素耐药性问题的意识和加强相关教育。
这项调查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时进行,而在此期间抗菌药物在私家医生和社区药房的使用量上均录得显着下降,有关现象或由于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减少,以及公众就诊次数下降所致。而有关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对使用抗菌素和抗菌素耐药性问题的影响亦需要持续监测。
落实建议
在2022年11月推出的第二份《香港...
发行日期: 2022-11-17